一、通用技术课程分析
通用技术课程的必修内容为技术与设计。它包括2个模块: “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它是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是提高学生技术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内容和良好载体。
“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课标的解读见书
“技术与设计1”-----做中学,实践-认识
“技术与设计2”-----学中做,认识-实践
“技术与设计Ⅰ”将使学生对技术有一个更为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增强使用技术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初步掌握一个通用的、完整的设计过程,学会与设计有关的各种途径、方法,了解设计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形成创新意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设计的交流和评价,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通过自身技术素养的提高,为将来进入高度技术化的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技术与设计2”是在“技术与设计1”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专题性设计,集中体现了一些重要的技术思想和方法,它更关注设计过程中“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的基本思想和设计的基本方法,注重学生对这些思想和方法的应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nbsp; 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
?nbsp; 内容丰富,形式活泼 ,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讨论、思考、探究、实践、活动等方式
?nbsp; 注重联系实际,来源于日常生活(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nbsp; 优化内容体系,帮助学生实现三维目标
?nbsp; 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开放、反思,合作学习
?nbsp; 以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不完全囿于动手实践
?nbsp; 具有通识教育的性质,基础性、通用性
关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
自主、合作、探究。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参与 。
技术与创新、技术与设计、技术与科学关系
本质:技术思想和方法
二、通用技术课程教学
1、把握教材。
《技术与设计》教科书的使用,教科书是理解课程标准和把握教学特征的重要载体。
教科书侧重于从以下几点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 与相关课程的学习进行综合◆ 以多层次的学习活动呈现内容◆ 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 传播技术文化
把教材通读,对每一个基本概念都梳理出来,进行消化、理解、深化。同时在通读教材、理解课程的基础上,参考了较为详细的课件,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三、通用技术课程反思
1、作为一名通用技术教师,一个人上多个班级的课。是否感到厌烦。每上完一节课,都思考这节课哪个地方自己不满意的,哪个地方学生反映不好,自己是否达到了课标的要求,并及时写下教学反思。
11、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的课程,尤其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12、专用资金来源?专用场地?通用技术需要哪些试验器材?这些器材有什么作用?哪些是市场上已有的?哪些可以利用其它学科和社会资源获取的?哪些需要自己开发的?怎么开发?如何开发一些适合学生的试验器材作为教学载体?开发需要哪些条件?如何装备通用技术试验室?
比如,工具,需要刨,锯,锉,钻,锉刀,凿子,夹具,尺子,钳等。其中每一种工具都有不同的类型,如刨就有短平刨,弧面刨,边刨等。这些需要技术教师在用时自己去购买?是不是需要研究者研究呢?研究者是不是提供详细的清单,包括需要哪些工具,类型,型号等?此外,能设计一些我们通用技术试验所特有的工具吗?有哪些思路呢?
比如,材料,需要各种板材、金属、螺钉、胶等,其中,哪些是可以直接提供给技术教师的呢?哪些只需要列出清单,让技术教师去配备的?还有,哪些可以多次使用的?哪些是一次性使用的?
以上是我和大家一样的一点思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大家多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