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淳县阳江永东小学 陈小红
一、教材分析
“我家的厨房”选自《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苏科版)五年级上册家政——烹饪中《我家的新厨房》。教材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常用的厨房设备
教材先出现一幅照片,再让学生根据问题填表格。
我想这样处理这部分教材:让学生对自己家里的厨房设备进行调查、不清楚的再访问爸爸妈妈,并设计表格及时进行记录。
第二,灶具的使用
教材先出示了煤气灶、煤炉等四幅灶具的图片,议一议自家使用的灶具及其结构、优缺点等,最后出示四种灶具的“安全警示”。
我准备这样处理这部分教材:让学生回家调查自家使用的灶具,观察一下这些灶具的结构,阅读灶具的说明书,在家长的指导下,体验使用这些灶具。课上,让学生使用灶具。
第三,锅的使用和保养
教材先出示了常见的六种锅,再说一说锅在使用时要注意些什么?出示“怎样使用和保养锅?”
我将这样处理这部分教材:让学生调查自家的锅的种类,在家长的指导下,体验使用各种锅,阅读有关的说明书,问问家长这些锅在使用和保养时,要注意些什么?课上,让学生使用这些锅烧水、做饭、烧菜,以及后续的保养。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炊具,学习各类锅的使用和保养常识。
3.做生活的小主人,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
三、教学重点
学生熟悉的灶具、锅的使用是本项目的重点。
四、教学难点
有关对灶具结构的认识。
五、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我校学生熟悉的各类灶具、锅的实物以及电子图片。
学生要去调查自家的灶具、锅的种类,查找、阅读它们的说明书,向家长请教家里炊具的安全使用与保养常识,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使用炊具的体验。
六、主题活动的实施
第一阶段 活动主题的选择阶段
(一) 活动主题的选择。
1.出示新厨房的照片。
师:这是什么地方?
生:(厨房)。
师:大家对厨房有那些想研究的问题?
(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可进行提示、指导。)
【预设: 厨房里有哪些设备?各有什么用途?
灶具有哪些种类?每种灶具的结构与优缺点是什么?如何使用?
锅有哪些种类?如何使用与保养?】
今天,我们一起开展一次主题实践活动“我家的新厨房”。
设计理念:倡导学生对活动主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第一,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进入生活,意在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系列问题,进行筛选,确定活动主题。
2.制订小组活动方案。
a学生自己选择活动小组。
教师指导:尽量以5-6人为一组;尽可能住得比较近的同学为一组。这样便于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
b指导学生制订小组活动方案。
“厨房里有哪些设备?各有什么用途?”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
(预设:每个同学对自家以及小组中其他同学家的厨房设备、用途进行调查,不清楚的再问家长。可以设计表格去填写)
“灶具有哪些种类?如何使用?每种灶具的结构与优缺点是什么?”我们又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去解决?
(预设:对自家以及自己所在小组同学家的灶具进行调查、观察、阅读灶具说明书、访问家长并在家长的指导下体验一下使用灶具。)
“锅有哪些种类?如何使用与保养?”我们又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去解决?
(预设:对自己以及自己所在小组家的锅进行调查,阅读锅的说明书、交流体验、在家长的指导下体验使用锅烧水、烧饭、煮汤)
解决上述问题,开展这些设计的活动,什么时候有时间?每组的成员可以商量一下,再做安排。设想一下活动开展的时间安排、活动方式、活动分工、活动所需要的一些准备。
c分组制订小组活动计划。
可用表格的方式制订。
活动主题: | |||
活动准备 |
| ||
活动时间 |
活动地点 |
活动内容 |
小组成员以及分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指导教师 |
|
【设计理念: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活动小组、活动方式、活动安排,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第二阶段 活动的实施阶段
每个小组按照自己小组的活动方案进行《我家的新厨房》的多种实践活动。
1.学生的小组活动。
利用晚上或者周六、周日,调查自家以及小组成员家里的厨房设备以及用途、灶具、锅的种类,阅读比较复杂的厨房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体验使用灶具煮饭、烧菜、烧水,就厨房设备中不清楚的地方访问家长。
在学校进行灶具、锅的使用和保养的操作实践。
2.指导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指导。
a.对厨房设备进行调查,可以各自先对自家的厨房设备进行调查,然后小组交流;也可以对小组成员家逐家进行调查。
如果设备较多,表格可以重新设计。如:(参考样表)
序号 |
厨 房 |
用 途 |
|
序号 |
厨 房 |
用 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对灶具的调查也可以设计表格进行记录。
灶具名称 |
结 构 |
优 点 |
缺 点 |
安全警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何使用这些灶具?首先要注意安全,按照操作规程去使用。第一次使用,去请教家长进行指导,再学着使用。
在学校里进行现场操作实践,使用过的同学先交流经验,示范。其他同学再体验。
c.“对锅的使用和保养”在家长或者老师的指导下去体验,对不了解的问题去访问家长,也可以了解一些使用和保养不当的例子。
设计理念: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实践活动中去,这里让学生参与调查、体验、访问、操作等活动;这是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所以,以“灶具与锅的使用”这两个项目为载体开展实践活动,体现了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理念;教师只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指导。
第三阶段 活动成果的交流展示阶段
(1)教师对学生活动成果展示交流的指导
各个小组将本组在《我家的新厨房》主题实践活动中的各种成果用什么形式呈现出来?
(预设 如在活动中调查的表格、收获、感受、体验、教训、故事、采访的照片录像、查阅到的资料……)
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选择自己自己喜欢的形式去呈现。不过,要注意一点,要能反映本次主题活动中其中一个面、一个点、要与本次活动有关。
(2)学生讨论交流展示活动的方式与内容。
教师参与各个小组活动形式的选择与准备。
各组准备活动成果的展示。
【设计理念:活动展示交流要多视角地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爱好与特长,同时,让失败与教训也成为学生主题实践活动中的成果之一,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七、活动的评价
自己评。
教师指导:每个学生在评价的时候,要回忆自己在这次主题活动中,参加过几次实践活动,是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对活动很感兴趣,主动积极地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及时记下自己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注重他人的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评价。
小组评。
着重评小组成员在参与程度与发展度。
家长评。
主要从学生与家长的信息交流,学生活动的主动精神,学生的变化,活动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指导老师评。
着重从学生对信息的加工,以及在活动中的创新的表现、他人合作、活动收获等方面评价。
设计理念:评价注重多元评价,关注学生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坚持以正面评价的原则,坚持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八、活动时间 两周
九、本次活动适合年级:五年级
教学反思:
1.用整合的理念设计主题活动。
《我家的新厨房》这个主题活动在研究性学习的统领下,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核心指导学生选择活动主题,设计实践活动去解决问题,实现了研究性学习与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整合,改变了过去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制作为主”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许多实践活动融, , 合到劳动与技术中来,如,调查灶具、锅的种类等,交流调查的情况,查找说明书。拓展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空间。当然,有些内容,结合学校的区域特色、学生的兴趣、问题意识考虑,活动还可以向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拓展。
2.以劳动与技术为核心设计主题活动
《我家的新厨房》这个主题活动有别于其他主题活动,其活动的核心是“劳动于技术教育”,整个主题活动的开展围绕“灶具与锅的使用”这两个项目而开展的,如,调查灶具、锅的种类,阅读说明书,访问家长等活动,都是对“灶具、锅的体验操作”,更是这个主题活动的核心。尽管这个主题活动中有多种实践活动的形式,但是,处处围绕”灶具、锅的使用“这两个项目中心。
3.以研究性学习为统领。
这个主题活动的选择,是通过创设图片情境,引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研究,学生对问题的解决都是通过实践活动的途径去实施。如,这个主题活动中,“厨房里有哪些设备?各有什么用途?“学生通过调查、体验、回忆、查阅说明书等活动去解决。尽管其内容是劳动与技术,但是其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以研究性学习方法来统领。
4.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操作性学习——使用锅与灶具的时候,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各个小组提前准备好了菜。一下课,就来到了操作间。课上,各个小组依次带着自己的生的菜,在使用灶具与锅的时候,同时学着做菜。周六,更有五个小组在家长的指导下,在家里以“做菜”为载体,继续体验使用灶具与锅。
这些情形显示,主题活动若能紧扣学生的生活、需要、兴趣,就更有效地实施。
5.在校体验操作尚待完善。
由于受到学校劳动与技术场所的限制,无法提供至少六个小组的活动设备,同时,场地也不足。实践中,只能挤在食堂里,让学, 生分组去体验,许多的准备也只好在同一地方进行,在学校无法满足所有小组学生同时进行操作的需求。所以,建议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或个人,或小组进行操作实践,以弥补学校条件的不足。
建议学校要加强劳动与技术场地的建设和劳动与技术设备的配备。
6.学生校外的实践活动如何有效地指导?
学生在校外的实践活动,有不少个人的活动,还有每个小组的活动,这些活动都需要有指导,对此,需要成立教师指导团队,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为主,辅以其他教师、校外人员,如家长。为此,我专门召开了一个家长会,发了一份告家长书,让家长给予指导,让家长也参与到指导队伍中来。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阴影,仍有不少家长对此不理解,今后我们要加大宣传,用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素质去说服家长。
由于对学生在课外的活动情况了解不全,只是利用课堂上的了解,就影响了课堂指导的效率。所以,以后课余,我要经常了解学生活动的开展情况,便于, 及时制订有关的指导策略。